2024怎么活下去?112年前的南极探险队已经给出了答案

来源:原创日期:2023-11-27 11:23 浏览:
2023年,大家都说很难很难......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百多年前人类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首次征服南极的故事,试着寻找活下去的力量和方法。
 
希望这篇文章还能帮助你看到这场危机背后的机会,给你的人生带来新的转折。
 
南极,位于地球最南端,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且唯一无土著人居住的大陆,是地球上最偏远、最寒冷的大陆。南极被测试到的最低温度甚至达到了零下89摄氏度。

 
18世纪起,世界各地的探险家们纷纷南下去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
 
1908年英国人沙克尔顿挺进到南纬88°23′,离南极点仅差180千米,但由于食品耗尽而折回……
 
1911年,37岁的挪威人阿蒙森和40岁的英国人斯科特同时决定征服南极,并开展了一场率先抵达南极点的竞争。
 
最终,12月15日,阿蒙森的4人团队率先到达南极点,阿蒙森团队激动的心情简直难以言表。

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人——罗尔德·阿蒙森
 
队员们互相欢呼拥抱,庆贺胜利,并把一面挪威国旗插在南极点上。他们在南极点设立了一个名为“极点之家”的营地。
 
之后在营地进行了连续24小时的太阳观测,测算出南极点的精确位置,并在点上叠起一堆石头,插上雪橇作标记,还在南极点的边上搭起一顶帐篷。

挪威国旗在南极洲飘扬
 
34天后上校罗伯特·斯科特带领的另一支探险队终于抵达南极。站在近3000米高的冰原和凛冽寒风中,斯科特看到挪威的旗帜早已在那里飘扬。
 
斯科特带着无比失望的心情踏上了返程。极寒天气提前到来,暴风雪疯狂肆虐,交通工具丢失,燃料及食物严重不足,精神意志严重受挫,所有的这些因素,使他们的归途变得无比的凶险。

斯科特团队于1912年1月17日抵达南极
 
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人的尸体在1912年11月被发现。因为食物短缺、严寒、体力透支等问题,斯科特探险队全军覆没。所有给养都消耗完毕,患上坏血病的斯科特在赴死前挣扎着写下遗书:
 
"我们来到了距离补营不到11英里的地方,身上仅有能维持两天的饭食。
 
四天了,我们无法离开帐篷,被呼啸的狂风困在原地。
 
我们很虚弱,这些字写得很吃力,但我个人并不后悔这趟旅程……
 
如果可以活下来,我就能告诉世界我的队伍是怎样的勇敢无畏、坚韧不拔,这些品质将触动每位同胞的心弦。
 
潦草的笔记和我们的尸骸定能将故事传达出去,而且,伟大富强如我们的祖国,一定、一定会让那些支持我们的人看到,他们的厚爱没有被辜负。"

英国探险家斯科特
 
他的日记永远停留在了3月29日,“愿上帝看护我的伙伴”。

阿蒙森与斯科特路线对比
 
是不是不一样的外部环境,
 
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其实,斯科特还比阿蒙森早出发了两个月时间,但由于在大海上意外被海冰围困,耽误了20多天。
 
这就出现了巧合,两个人几乎同时到达了南极的海域。在罗斯海东岸的鲸湾,斯科特的特拉诺瓦号轮船和阿蒙森的前进号轮船戏剧性的相遇了。
 
斯科特主动委派海军上尉彭内尔拜访了阿蒙森,并且详细考察了阿蒙森的基地。阿蒙森连忙也回访了彭内尔,并与彭内尔在特拉诺瓦号轮船上共进午餐。
 
在阿蒙森和斯科特各自出征后的前34天里,他们所遇到的好天气的比率是一样的,都是56%。
 
一个取得了成功,一个走向了失败,如果导致差异的原因不是外部环境,那是什么呢?
 
如果对当时的故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会发现阿蒙森的胜利主要是归功他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1909年,在挪威的书房里,阿蒙森在最初规划他的南极之行时,就曾经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将于1912年1月25日从南极极点成功返回到基地。”
 
果然,3年以后,阿蒙森和他的团队经过几万公里的行程,历尽无数的艰难险阻,就真的在这一天准时从南极回到了营地。
 
3年前的计划,落实了整整3年啊,竟然一天都不差错!

 
我们来看一下,面对“不确定性”(黑天鹅),阿蒙森做对了哪些事情,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不管天气好坏,
 
坚持每天前进30公里
 
南极当时是人类最后一片还未被开发的大陆,探险队员每天都要应对极端寒冷的天气和未知的环境,要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
 
在对抗不确定性方面,阿蒙森团队保持了高度的“自律”,无论天气好坏,都稳定的向前推进30公里。
 
而斯科特团队,天气好的时候就高歌猛进,天气不好就在帐篷里面怨天尤人。
 
战争的胜利不是靠拼搏和牺牲,而是靠忍耐和煎熬。
 
阿蒙森南极探险队始终保持稳定一致的步伐,天气好时不会走太远,远离筋疲力尽的红线,避免队伍处于危险之中。
 
在恶劣的天气中,他们继续前进,以保持合理的进度。
 
阿蒙森控制了队伍前进的节奏,每天前进30公里。这种节奏不因为外界环境的恶化而改变。
 
与此相反,天气好时,斯科特会让队伍走到筋疲力尽;天气恶劣时,他们躲在帐篷里抱怨天气。
 
12月初,斯科特在日志中记录下了被暴风雪阻拦时的情景:“我不相信任何团队可以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继续前进。”
 
但是,阿蒙森却这样描述与斯科特笔下相似的天气:“天气恶劣——暴风雨、漂沙、冻伤,但是我们距离目标又前进了30公里。”
 
“日行30公里”的重要性
 
1.在逆境中,让你对自己的能力保持信心;
 
2.在遭遇破坏性打击时,让你减少损失
 
3.在失控的环境中,让你保持自制力,提高扭转局面的可能性。
 
充足的准备
 
阿蒙森团队还做对了一件事,就是携带了远远超过实际所需的物资。(相当于企业留出充足的现金流,以免资金链断裂而破产)阿蒙森团队的物资足足有3吨。
 
我们绝大多数人对探险南极的物资保障没有什么概念,但对比一下斯科特的物资储备就能看出差距了。
 
斯科特团队的人数比阿蒙森多,但物资却是后者的三分之一。斯科特团队的物资水平是刚好够用,也就是说,在整个探险过程中,团队不能出现任何路线偏差,或者耽搁时间,否则物资短缺就会发生。
 
在一片人类尚未开发过的大陆上,探险队员时时刻刻都处在极端的天气环境里,要确保不出现任何差错是一件不可能也不可控的事。
 
从小在挪威冰天雪地里长大的阿蒙森,在口粮、燃料、服装、帐篷和补给站选择等方面所做的准备工作都要比斯科特细致得多。
 
补给
 
尽管出征较晚,阿蒙森反而比斯科特更先到达南极洲罗斯海的鲸鱼湾。(斯科特探险队在去往南极的途中被海中浮冰围困了20天之久。)
 
1911年1月26日,阿蒙森探险队在鲸鱼湾搭起营房,并沿事先制定的探险路线设置了7个补给点,每个补给点都以高筑的雪堆为标识,上面插着多枚小旗,指示东南西北,每张旗面上还特别标注了返回大本营的方向和距离。
 
斯科特补给站的数量和位置选择却做得十分粗糙,居然只在南极山脉和南纬80°之间设立了两个补给站(阿蒙森设了7个),而且标志不明显,很容易错过。
 
餐食
 
阿蒙森对此次探险活动的午餐也做出了精心的安排,利用一种特别设计的保温瓶,让队员们随时可以吃饭,不像斯科特探险队,为了吃顿午饭,还要搭帐篷,生炉火,折腾一个多小时。
 
阿蒙森探险队的队员们在行进的日子里,坐在雪橇上,一边欣赏着这片神秘的南极大陆上的奇异风光,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饭菜,而且到了星期天,还有休假。
 
可以说,探险队队长阿蒙森让队员们真正品味到了探险的乐趣。
 
服装
 
服装方面,阿蒙森还从北极原住民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那里学会了很多极地生存的技巧,比如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避免出汗、驯鹿毛皮缝制的连体套头衫要比羊毛制造的分离式冬装更适合极地气候。


爱斯基摩人
 
而斯科特队御寒服主要靠棉花和羊毛织物来保暖,对寒流的实质阻碍较小(也就是说它们不大能防风),其保温能力要差于阿蒙森团队以驯鹿毛皮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御寒服。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和阿蒙森的御寒服比起来,斯科特的御寒服需要消耗更多能量。
 
斯科特队服的保温能力与质量比率较低,意味着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携带身穿的衣服。而且和阿蒙森团队柔软的驯鹿毛皮御寒服比起来,斯科特的御寒服也更僵硬笨重。
 
换句话说,如果穿上斯科特的御寒服跨越南极洲,不只会在移动中消耗更多能量,而且在肢体与衣料的摩擦过程中也会损耗更多能量。
 
因纽特人的皮制大衣,不但能把身体辐射出去的热量留存在驯鹿毛皮之间的空隙里,还能留在中空的毛本身里面。
 
如果天气特别寒冷,比如遇到暴风雪,因纽特人就会在外面再套上一件皮制大衣,
 
毛料那一面冲外。
 
两件皮制大衣之间的空隙会回收更多从头部和躯干辐射出来的热量。
 
探险团队的组成
 
团队成员的选择也很重要,南极探险的团队成员不仅是人,还有拉重要物资的动物。
 
斯科特用的主要是西伯利亚矮种马(而且派去选马的人是训狗出身,选的马不好)看似比雪橇犬更有力量,但它们都无法适应南极的极端环境。
 
马匹的力量大,但是很容易出汗,一出汗很快就冻死了;而阿蒙森带上4个队员和由52只爱斯基摩狗拖的4部雪橇轻装上阵。

阿蒙森团队轻装上阵
 
斯科特团队行装很重,所用的西伯利亚马在生理上不适应极地的寒冷。
 
阿蒙森除了用一批强壮的爱斯基摩狗,还把原来载重80千克的雪橇改装为25千克的重量。

 
另外斯科特还把未经验证的新技术直接用于凶险的南极探险,一百多年前的雪地摩托也是才研发出来不久,在技术和硬件方面还不成熟,使用没多久就直接坏了。
 
同时马都死了,少量的爱斯基摩狗也跑了,斯科特他们只能靠人力拉着雪橇给养前进。

斯科特团队艰难前行
 
而另一边,阿蒙森的雪橇犬们发挥稳定,每天推进30公里,成为探险队的得力帮手。
 
没有选择耐寒力和耐力都远超西伯利亚马的爱斯基摩犬,是斯科特的致命失误,他只看到了马可能比狗跑的快,却忽视了南极洲最主要的是耐力和耐寒力。(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1960年8月24日曾观测到-88.3℃的世界“寒极”记录)
 
斯科特团队的马和狗都没了,只能靠人拉雪橇,艰难跋涉,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上,他们共徒步行进了1600公里,这一记录,至今无人打破。但也造成了最后无人生还的悲剧。
 
同理,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选错团队成员同样也是致命的。
 
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通过以上故事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斯科特和阿蒙森在准备阶段在重要决策上的差距,其实在后续的探险过程中,双方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差距。
 
斯科特原计划把主要的补给站设在南纬80°的地方,但他发现所带的给养走不了那么远。养马专家奥茨上尉建议,把快病倒的马杀掉当做狗食,并把补给点向南推进,但斯科特拒绝了,他命令两个队员把3匹最弱的马送回去,但只有一匹马活了下来。
 
2月16日他把补给站设在南纬79°27′处,在原目标以北67公里。这67公里的差距后来被证明也许是致命的,最后斯科特和他的队员就死在离补给站只有20公里的地方。
 
1912年元旦时,斯科特队离极点只有270公里,3天后,斯科特临时决定增加一名突击队员,这就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帐篷、食品、滑雪用具等等,原来都是按4个人准备的。增加一个人后,就不够分配了。
 
少一副滑雪用具,当然要影响全队的行进速度,1天只能走16千米,不仅拖慢行程,比阿蒙森整整晚了34天。
 
后来由于食物和物料不够,3月21日,离归途中下一个食物贮藏处还有20公里的地方,一场暴风雪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就地宿营,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之后,日记上留下了斯科特的绝笔:
 
“昨天和今天,只要有机会,我们随时都可以出发前往20公里远的食物贮藏地,但是直到今天傍晚,帐篷外的暴风雪仍然继续不断。
 
虽然大家都很失望,但我们还是要忍耐到最后。
 
我们的身体已经愈来愈虚弱,距离最后的死亡已不太远。
 
很遗憾,我无法再写下去,斯科特。上帝啊,请保护我的同伴吧!”
 
而与之相反,阿蒙森带领着他的小团队,历尽磨难终于登上海拔3340米的极地高原的时候,从这里再往前走,就没有了高山。在这里,阿蒙森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策,他要在这里杀狗。
 
一经宣布,所有的团队成员全部惊呆了!
 
因为再往前走,马上就要到达南极的极点,运输的物资越来越少,不再需要这么多狗。另外,经过长途跋山涉水,一些狗已经疲惫不堪,确实已经走不动了。
 
阿蒙森果断决定,把疲惫不堪的狗杀掉,用狗肉喂饱其他的狗,人也可以吃一顿狗肉补充营养。再把剩余的狗肉存起来放在补给站里,预备返回来时候吃。
 
但是,队员们已经与狗建立了浓厚的感情,谁也动不了手。于是,他们磨蹭了一个整天,才从狗群中选出了体弱的24条狗,一一杀掉。
 
杀掉以后,大家围着狗肉大哭一场。并且堆起一个雪堆,插上一根滑雪杖,以做标记。
 
最后的结局
 
阿蒙森探险队创造了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的历史,而且全员安全返回。
 
而斯科特团队晚了整整34天,看到阿蒙森团队给他们留下的信,带着失望和沮丧返回南极洲边缘的路途上,他们遭遇极强的寒冷低温,埃文斯因神经失常死去;
 
奥茨因患严重的冻伤,不愿连累别人,主动要求出去走一圈,永远的消失了。剩下的3个人不得不扎营,以躲避恶劣的天气。
 
1912年3月29日这天,斯科特等3人都死在离开他们的大本营200多公里处,这里距离最近的补给站仅有20公里。
 
人们知晓斯科特最后一次旅行的详情,因为他的日记记到了最后一天。1912年11月,一支搜寻队发现了这本日记,以及斯科特等3人的尸体。
 
启示
 
今天,当我们在回顾100多年前的这两个极地探险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的时候,再来看2023年我们面临的这场危机,是否可以带来一些力量和启示呢?
 
我们是否明确了我们的目标?(比如南极探险队的目标是要第一个到达南极点并且全员安全的回来)
 
我们是否选对了我们的队员?(是西伯利亚马还是爱斯基摩犬)
 
我们是否无论外部环境有多么糟糕都能稳健的向前推进?(日行30公里)
 
我们是否有合适的装备?(南极极寒气候下御寒的皮衣)
 
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物资补给?(企业的现金流)
 
在关键时刻我们是否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做出艰难而又必须的决定?
 
阿蒙森的理念是,你不能等到遭遇突如其来的风暴时,才发现你需要更强大的力量和更持久的耐力;
 
你不能等到船翻的时候,才去决定你是否要吃海豚肉;
 
你不能等到你已开始南极探险之旅时,才想要成为一名一流的滑雪者和驯犬员。
 
你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每时每刻都要作好准备,这样一来,在出现不利条件时,你就可以使出你所储备的强大力量。
 
同样,在出现有利条件时,这种准备可以让你更好地向前迈进。
 
为了熟悉极地环境,阿蒙森还跑到北极和爱斯基摩人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向他们学习在极地中生存的技巧。
 
在北极,阿蒙森学会了如何驾驭雪橇犬,这在后来的南极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Iwillbuildastrongshipsoconstructedthatitcanwithstandthepressureoftheice,andlivinginthisship,tofloatacrosswiththeice.Itwillbejustbigenoughtocarryprovisionsfortwelvemenforfiveorsixyears.”---Amundsen(阿蒙森)
 
应对未来经济寒冬的挑战和事业成功的目标,你做好准备了吗?谁又是你的爱斯基摩人?
 
希望每个人都能打造属于你自己的那艘坚不可摧的破冰船,
 
带着你的团队,带着充足的给养和装备,无论你的目标是南极,还是北极,
 
在未来的五到六年,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始终日行30公里,勇往直前!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